區委書記督辦政協重點提案,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提速
古井背坑村村民喝上放心水

水質檢測人員取水樣即時檢測得出的數據,讓村民更放心。

過去:村民就飲用這樣的沒經過濾消毒的山坑水。

如今:村民終于飲用上清甜衛生的自來水。 張奕維 攝
“水不再是問題,就算年前家家戶戶大掃除也不用擔心缺水,我終于可以睡上安穩覺,也能過一個舒心年了!”昨天,新會區古井鎮嶺北村委會主任伍立富對來訪的記者興奮地說。
改善農村飲用水是新會區政協1號重點提案,由區委書記文彥親自督辦,進展情況備受關注。從去年7月開始,新會區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這項惠及近40萬人的農村改水工程,去年9月在古井鎮嶺北村委會背坑村鋪下第一條新管,僅3個月時間,便讓全村上千人“止渴”,喝上清甜的放心水。今年1月4日,在區委書記督辦重點提案工作會議上,文彥再次要求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提速。
過去
山坑水不過濾不消毒直接入戶
走進背坑村的巷道,隨處可見碗口大的全新水管貼著墻根,鋪向各家各戶。對比之下,改水前殘舊而細小的舊水管顯得不合時宜。在一戶村民門口,新會水務公司水質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分別從舊管和新管取水樣即時檢測。數分鐘后,記者看到,舊管水樣渾濁度為7.28NTU,而新管的水樣渾濁度則顯示為0.1NTU。兩項數據對比懸殊,在旁的村民說:“不用檢測都知道,舊管水質不好。現在好了,我們喝上了干凈水,這下大家都放心了。”
“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飲用水的渾濁度要小于或者等于1.0NTU。”檢測員高海燕說。
在伍立富的帶領下,記者爬上了背坑村對面的二嶺山,在半山腰找到了村民數十年來一直飲用的水源。
說是水源,其實只是一個水面不到2畝的水坑。水坑附近種著各種經濟作物,水面呈深綠色,上面漂浮著落葉,周圍也沒有任何的圍蔽保護措施。“這些從山上流下來的水,以前不過濾,不消毒,直接入戶,很不衛生。”伍立富慨嘆。
除了飲用水的水質,讓村干部頭疼的還有供水嚴重不足的問題。因為山坑小,儲水量少,導致背坑村長期缺水。一到夏天,村民用水量大,村里停水就成家常便飯。伍立富告訴記者,村里一旦停水或者水量變小,他就會接到村民的投訴電話。“沒水洗澡、做飯,村民著急上火,電話一通就先來一頓大罵:你們村干部是怎么當的……”伍立富說,“山坑沒水了,我們就設法抽井水供給村民。實在沒招,我干脆對村民說你去住酒店吧,我埋單……”
據了解,背坑村從1981年開始用自來水,水管由村里的港澳同胞捐款修建。30多年來,水管已經老舊、生銹堵塞。因為“超期服役”,水管需要每年進行維修維護,否則就“罷工”。一年下來,維修費用往往高達10多萬元。
伍立富告訴記者,為了服務好村民,只要接到投訴電話,他們就會立即安排協管員去檢修。協管員李力權告訴記者一個驚險的故事。2016年7月某日22時許,因村里停水,他和一位村民被安排上山去水源點檢修,結果村民被藏在草叢里的毒蛇咬傷。在給村民的傷口進行簡單處理后,他就開著摩托車將村民送到會城救治。幸虧送醫及時,才沒釀成大禍。
現在
告別問題水源喝上放心水
一直以來,背坑村的飲用水都是村民反映強烈的焦點問題,但全村的水管改造需要近百萬元費用,嶺北村委會苦于無力承擔。
背坑村的飲水難是新會農村飲用水問題的一個縮影。如何徹底改善農村飲用水?2016年11月,新會區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將“城鄉供水一體化”列作十大重點提案之一。區委書記文彥高度重視,召開會議督辦該提案,研究《新會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力度,加速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為此,新會區從去年7月份開始,啟動了惠及近40萬人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很快,飲水問題較為突出且村民改水意愿強烈的背坑村成為了首個改造對象。古井鎮政府和新會水務公司迅速行動,在該村鋪設了內襯鋼塑管,水管不僅永不生銹,而且口徑比舊管大一圈,水壓增大了數倍。同時,背坑村的主供水管和古井圩鎮的供水管接駁,村民從此喝上了干凈衛生的放心水。
在村民余苑良家里,記者看到,他正在打開水龍頭洗菜。又急又猛的水“嘩啦啦”流出,撞擊地面。“新水管的水,口感清甜,水壓也大,洗澡再也不用擔心燃氣熱水器打不著火。”
“村民滿意了,我這個村干部就好做了。”伍立富欣慰地說,現在終于能睡上安穩覺,再也不用擔心半夜被停水的投訴電話吵醒。
將來
最終實現城鄉供水“四同”
古井鎮背坑村改水成功,意味著全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新會水務公司表示,在改造與優化階段,新會區將對鄉鎮供水區域現狀進行合理規劃,按照“統籌規劃、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加大力度,升級改造現有供水管網和設備,建立和完善統一標準的水質檢測體系,徹底改變各鄉鎮水廠供(制)水管網分散且互不相通、水廠設施簡陋、制水工藝落后等現狀,完成城鄉供水管道聯網,最終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
據悉,新會區目前有10個鎮級水廠,負責各鎮約70%以上的供水范圍和80%的供水人口(約29萬);65個村級水廠,覆蓋約9.6萬人口。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村級水廠分散,水源復雜,制水工藝不完善,水質檢測設備缺乏,水質狀況不理想。同時,還存在管網殘舊、規模小、資源浪費、水價不一等問題。
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關系千家萬戶生產生活,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上至新會區委區政府,下至各鎮(街)黨政部門,都予以高度重視。根據《新會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方案》,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包括三項內容:整合各鄉鎮供水企業,實現產權統一管理;改造供水設施與管網,實現城鄉供水管網互通;統一管理和服務模式,實現城鄉居民共享優質供水服務。具體分四個實施步驟:并購階段,2018年完成鄉鎮水廠的重組并購;改造階段,2018年底前實現達標水進村到戶;優化階段,2021年年底前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融合階段,2022年推行城鄉供水同價、同服務。
來源 江門日報
|